皮书评价
2023年7月6-7日,2022年版皮书评价暨第十四届优秀皮书奖复评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以及相关领域学者、行业专家、专业期刊编辑、媒体资深记者等30位评委参加了本次评审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主持评审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在讲话中指出,皮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是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构建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皮书评价、评奖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皮书评价、评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得到了皮书课题组及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对皮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皮书的研创、编辑出版、发布和评价评奖等工作的难度也在加大,为此,胡滨局长对皮书的研创出版与评价评奖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推动皮书的高质量发展。出版社应围绕国之大者,加大事关国计民生领域和新兴领域皮书的出版力度,鼓励皮书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述。第二,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题的开发和文化类皮书的出版力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不断优化皮书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皮书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成果评价体系。胡滨局长还指出,希望出版社与各大智库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创新皮书研创的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皮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议各皮书研创单位将研创皮书纳入职称评定、创新工程考核等方面。同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青年人才参与皮书研创,让皮书的重要价值在学术资源分配、人才的培养中体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在致辞中指出,皮书系列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年度发展状况的权威出版物。为了维护好、发展好皮书事业,在院科研局的指导下、在各主编单位及广大皮书作者的支持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展了皮书评价、评奖工作,这是对我国智库成果评价、评优的一种有益探索。皮书评价、评奖的结果不但作为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后期资助的重要依据,也成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智库成果评优、选优的依据。通过“以评促建”,皮书评价工作对中国智库成果质量的提升乃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王社长表示,作为学术出版机构,首先要严守政治关、把好学术质量关,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贯穿皮书准入、皮书出版、皮书评价工作的全过程,时刻保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守学术出版理念。其次,要继续加强与各领域智库机构的深入合作,服务国之大者,策划有价值的皮书选题,推出更加优质的智库报告。以推动皮书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皮书作为智库成果的特色,把皮书发展与智库发展紧密结合,鼓励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选题的立项与出版。最后,要不断优化皮书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中既要考虑到智库成果评价的普适性要求,更要突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皮书的多样性、特殊性;既要保持评价体系相对稳定的分析框架,又要留有动态的发展空间;既要符合学术评价的基本要求,也要找到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评价的最优方法,真正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和标准,确保遴选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智库成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介绍了2022年版皮书的出版情况和本届评委的组成情况,并对2022年版皮书综合评价及第十四届优秀皮书奖评奖程序和规则进行了解释说明。本次共有30位评委参与此次评价(复评)工作,分为宏观经济与战略发展组、产业经济与行业发展组、社会政法组、文化传媒组、国别区域组与全球治理组、地方经济组、地方社会组共7个组别,评委均按其研究领域对应分组,参与皮书研创的主编实行回避原则。本年度皮书评价继续采取评级的方式评审,按照“皮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22年版皮书的研究主题的价值与意义、科学性、数据的质量、价值与时效性、实证性、应用性、前沿性等主观指标进行评审,结合内容质量等级、社会影响力等级对2022年版皮书进行综合评价评级,按照同行评审的要求,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评委们对459种2022年版皮书进行了复评。
会议对“第十四届优秀皮书报告奖”进行了复评。此前,皮书研究院组织了“第十四届优秀皮书报告奖”的初评工作,对917篇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核,共筛选出445篇候选报告进入此次复评。与会评委按照专业方向分为七组,对初评环节推选出的七类皮书中的445篇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读,共评选出60多篇皮书报告作为“第十三届优秀皮书报告奖”终评候选报告。
各位评委认真负责、高质高效地完成了2022年版皮书评价暨第十四届优秀皮书报告奖的复评工作,本次复评的结果将提交皮书学术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