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研究
2017年8月4~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4月,改称“国家新闻出版署”)副局长吴尚之,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青海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黄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以“多出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发思想之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新型智库,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担负起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0二十年来,皮书不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应用性研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宽广的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平台。对于皮书的长远发展规划,他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要聚焦使命任务,在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第二,要强化品牌意识,在皮书质量提升和学术规范方面取得更大进步;第三,要抓好海外推广,在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方面做出更大贡献;第四,要打造良好平台,在助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方面体现更大的价值;第五,要创新管理机制,为皮书工作和皮书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皮书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以“四个转变”的新思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努力奋斗。青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列为“十三五”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措施,颁布地方法规,加大支持保障。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新青海建设重要的软实力,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彰显。他认为,皮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和知名品牌,经过二十年的专业化打造,已成为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的重要平台。青海皮书的研创伴随国家皮书蓬勃发展的大势,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不仅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了解青海、认识青海、研究青海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帮助青海省不断提升智库研创的能力和水平,携手并进,共同为谱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彩篇章而奉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讲话中指出,二十年来,皮书系列已经成为我国出版界、学术界的知名品牌,为我国的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出版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化、系列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有力服务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了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皮书出版工作要着力提升出版质量,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推动皮书出版“走出去”,加强皮书品牌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他指出,“皮书”从一般图书到系列图书和品牌图书,最终成为智库研究和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的知识服务和成果推广平台,这二十年所走过的历程值得回顾。皮书从最初的一两个品种发展到现在每年出版近400个品种,从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热词再到智库成果研创及传播平台,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皮书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总品种数较过去10余年翻了一番,达到600余种。“皮书”已经成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抓手,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快速、便捷地了解真实中国的最佳窗口。他认为,皮书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也离不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皮书研创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二十年再出发,每一位皮书人应致力于对皮书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树立中国的学术出版标准;不断提升皮书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搭建起中国智库产品和智库建设的交流服务平台和国际传播平台;发布各类皮书指数,并使之成为中国指数,让中国智库的声音响彻世界舞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在致辞中指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方向,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青海改革发展实践,在学科、队伍等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省委、省政府“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青海特点的新型智库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青海蓝皮书”“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的研创以及与西北五省区联合编撰的“西北蓝皮书”成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重要的品牌智库成果,也是青海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端学术研究平台和宣传推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本次皮书年会规模大、规格高,是一次切磋观点、交流思想、提升水平的学术盛会,对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来说,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取经、深化认识、增进合作的大好良机。最后,陈院长表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将举全院之力,为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力争把这次会议办成领导放心、代表满意、成果丰硕的年度盛会。
一 各类皮书奖项正式公布优秀皮书引发关注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宣布了201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的皮书名单和2018年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院外皮书名单。《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7)no7》等41种2017年版皮书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等60种院外皮书2018年获准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
李培林副院长同时宣布了第八届“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的获奖名单。《北京蓝皮书: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等42种皮书获得“优秀皮书奖”,《2015~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等40篇报告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
二 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典礼隆重举行
皮书年会再掀高潮皮书系列发展到今天,不仅倾注了出版社大量的精力,600多家智库机构(皮书研创单位)、千余名皮书主编(作者)更是付出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毅力。今年的皮书年会,主办方向这些默默坚守的二十位“皮书人”代表致敬。这二十人中,有的是对皮书整体品牌的发展给予了持续的关怀、指导与支持的出版界、学术界的重要学者和领导;有的是连续承担重要皮书主编(或撰稿)十年以上,并在某一种或多种皮书品牌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学者;有的是实际担任皮书的策划人或课题组负责人多年,为一种或多种皮书的统筹、发展长期贡献智慧的学者;有的是某一科研机构负责人,在皮书科研体制创新、皮书拓展、皮书品牌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领导;有的是在皮书的传播、深度报道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是他们共同谱写了皮书的历史!
首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宣布了“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名单。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二十人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等二十人;特别致敬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开玉;致敬媒体为中国网。其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等领导为致敬人物和媒体颁发了米乐app官网下载的荣誉证书。最后,与会领导与嘉宾代表共同点亮水晶球启动了皮书博物馆网络版。皮书博物馆全面记录了皮书系列的发展历程,采用实物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中国智库建设的创新成果。皮书博物馆实体馆也将于年内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三 学术报告专业前沿主题发言精彩纷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长期担任“社会蓝皮书”主编,结合“社会蓝皮书”编撰及其总报告的创作经历,李培林副院长做了题为“社会形势分析要注重研究阶段性特征”的主题学术报告,对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转折即新成长阶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他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包括:发展结构的变化,发展动力的变化,发展成本的变化,增长、发展和改革(结构变化)关系的变化。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转折在五个方面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第一,城镇化的转折;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第三,职业结构变动的转折;第四,老龄化的转折;第五,收入分配格局的转折。李培林副院长结合实践对五个方面的社会转折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他表示,在中国做社会形势研究,不仅要关注年度社会变化,还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对社会长远的发展有比较准确的预测。
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就“与时俱进,在出版融合发展中提升皮书出版水平”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皮书在二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包括对皮书的性质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对皮书的功能有了比较好的定位,皮书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皮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他强调,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深刻地改变着学术出版和研究工作,主要表现为:知识与信息生产、传播的版图改变,知识与信息的总量增长,出版物载体形式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化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出版业的影响力,也给出版业提出了全新要求。邬副理事长认为,要在融合发展中努力提升皮书出版水平,抓好融合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第一,用信息技术改造、整合原有出版流程,努力提升出版管理水平和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能力;第二,将出版融入服务对象的工作之中。同时,要抓住出版的本质功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从宏观的视角就“皮书研创的中国定位”与大家做了交流。他指出,皮书要有中国担当,要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向国内外发出中国学界的声音、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与预测、向社会提供正能量。皮书研创要扮演好智库成果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基本角色、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主动引导社会发展预期、努力打造中国学术界皮书的国家品牌和国际品牌。最后,张院长对皮书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建议:第一,努力打造中国学术界皮书品牌;第二,进一步提高中国皮书研创水平;第三,皮书研创规范要进一步提升。
另外,主题发言环节,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王文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爱丽、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强、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助理闫冬梅、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等分别做了精彩发言。
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发布了2016年版皮书评价结果,公布了排名前100位的皮书名单,并从皮书评价的视角讲述了提高皮书内容质量和影响力的要求。同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发布了皮书数据库资源及皮书影响力报告,皮书数据库投约稿平台系统正式上线。
四 分论坛智慧激荡,皮书年会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与创新之处是设置了皮书研创与国家级智库建设、皮书研创与地方智库建设、皮书研创与高校智库建设、皮书研创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皮书研创与国别区域和全球治理研究、皮书研创与行业(企业)智库建设、大区域融合发展研究、智库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以及第二届中国智库成果国际传播九个分论坛。在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就会议主题以及本论坛的主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深度讨论。通过不同视角的观点碰撞,为之后皮书的研创以及研究工作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着眼点。
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主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发言。陈院长表示,今年的皮书年会规格之高、与会专家人数之多、在业界影响之大,均创历届年会之最。陈院长就会议谈了三点看法:第一,开幕式各位领导的讲话,为今后皮书的研创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跟时代、努力建设新型智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本次年会以“皮书专业化二十年”为主题,围绕皮书智库成果的专业性等议题进行深度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深度的思想交流以及达成的高度的共识,必将推动皮书的专业化迈向新的台阶;第三,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在青海省举办,对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是鼓励和促进,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吸收和借鉴本次年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努力将“青海蓝皮书”的研创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代表第十九次全国皮书年会承办方发言。他表示,明年的会议将在山东省举办,山东社会科学院有幸成为第十九次全国皮书年会的承办单位,首先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信任与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热诚地邀请各位在2018年光临山东烟台。张院长指出,山东社会科学院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指导和兄弟单位的热情帮助下,认真学习并借鉴历届皮书年会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举全院之力,精心筹备周密安排,力争把2018年的年会办好办出水平。“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欢迎大家到山东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做了大会总结发言。谢社长表示,如果在历史的长河中记录当代的历史,“皮书”这种出版形态在研究中国智库建设史、当代出版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史中是不可绕开的词汇,而我们每个皮书人对皮书所做的一些事,都在书写这个历史。谢社长用“三高”来概括本次年会的特点。第一,高规格,本次年会的规格在皮书年会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高质量,从主题的设置到学术报告和主题报告专家的选择,再到分论坛的讨论,大家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第三,高影响力,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青海电视台等重要媒体都在报道会议盛况,这种影响力还会持续。
“皮书专业化二十年”发展取得的成就,谢社长用了一个词来总结:“坚持”。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瞬间,“皮书”品牌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青壮年时期,皮书能否做下去,贵在坚持。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出版社要严守出版规范,从皮书的准入论证到新实施的皮书书稿预审预处理,对皮书要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性审核,树立中国的学术出版标准。对于研创团队,严把稿件质量关,不仅要克服皮书研创出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挑战,而且在维护和提升品牌上要经得起诱惑。
最后,谢社长对下一步的皮书研创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精神,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二,坚持“五化”。即,专业化,皮书的研创要有专业立场、专业视角、专业方法,在内容选择上形成专题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要科学,研创团队的建设要专业;规范化,严守皮书的写作规范,包括数据来源、参考文献、摘要和关键词的书写等;数字化,皮书的研究内容,应该基于大数据、专业数据和独立采集的数据,皮书研创要搭建起专业化数据库的平台;国际化,不仅限于将皮书转化为英文出版,还要努力进入到国际学术主流话语体系,并实现多语种出版,同时加大全球范围约稿,最终成为世界公认的智库成果中文首发载体;平台化,皮书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最专业的平台,每一位皮书主编、主创团队(课题组)都应该把每一本皮书作为一个平台来打造。
二十年再出发,皮书的下一个二十年应该大放异彩。谢社长对皮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六点规划。第一,皮书事业要继续传承,要做好未来二十年包括产品、人才、数量等方面的规划;第二,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精心打造皮书研创发展平台;第三,逐步推进皮书分类管理,包括综合评价、指标设置、推介宣传等方面;第四,继续推动皮书写作规范化管理,在改进、完善《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的基础上开发皮书写作、检测的模板;第五,强化皮书的国际传播;第六,加快皮书评价的升级,以更加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客观评价。
本次年会围绕“皮书专业化二十年”开展了热烈的学术研讨,既有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主题发言,也有活跃的分论坛讨论交流,主题鲜明,议程设置紧凑有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出版人》、《北京青年报》、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网、青海卫视、《青海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海荣,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胜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强、副校长张其学等来自全国近300个单位500余人出席了本届皮书年会。
(蔡继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吴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艳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