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作者
-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
皮书机构
专家视点
我们现在媒体用的最多的就是媒体融合,媒体融合这个词是关键词,从国家把这个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媒体向深度融合这块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所以怎么做?怎么是新媒体的优势?怎么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怎么保持媒体的竞争力和活力?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一些问题。
人民日报是71岁了,也是刚刚过了生日,人民网到今年也22岁了,所以我就觉得新媒体这个新可能是相对来说的,怎么能保持媒体的创新力、媒体的生命力、媒体的创造力,可能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
现在的人民日报应该说不光是一个报纸,也是一个网络的新兴媒体,而且是报网端微十多种媒体的全媒体方针,昨天我们的徐总也跟大家通报了我们现在的综合受众是超过9亿。所以可以说也是一个正青春的新兴媒体,也在不断地常做常新。
所以在探索和摸索中,我觉得可能有三方面的创新对我们能保持媒体鲜活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有所帮助。
守正创新
首先还是守正创新,这是党网一直在强调的。2019年我们把人民网树为党建年、新闻年和创新年,我们在强调把方向和举旗帜,而且在大家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方面我们可能更把人民网的新闻评论、深度报道、舆论监督、政策解读这些新闻更强调要做强做大,要回归新闻或者是重塑新闻的竞争力,可能这是我们在新方面守正创新要坚持的一个做法。
技术创新
第二个就是技术创新,这方面肯定大家是认同的,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新媒体判断一样,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的判断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这是我们昨天蓝皮书发布的判断,应该说技术每一次变革都引领了传播业态的变化,所以对技术的敏感是我们一直想追求、一直在谈说的。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也想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这种技术怎么和人民网的业务相结合,这方面我们也会在今年做一些布局和尝试,也希望能保持着媒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机制创新
第三个是机制方面的创新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今年从两会还没有结束我们已经启动了人民网的优化机制,内容部门重新来布局、重新来重组。像我们成立了深度报道调查部,又重新成立了评论部,过去评论部是大的编辑中心里,重新把机构调整、优化了一下,就是为了更适应现在的媒体生产传播形式,希望通过机制的创新能焕发出更大的创造力。这方面我们也是希望特别是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有人事体制这方面能有所突破,给媒体的创造力能提供一些更持久的支撑。所以这方面也特别希望得到专家学者还有业界的一些支持和关注。
唐维红:人民网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院长
(本文系6月25日《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
发布会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中唐维红女士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