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经济网:社会心态报告:明确相信勤奋努力会获得回报的青年占47.32%-米乐app官网下载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
  • 网站导航

皮书作者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2版《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经济网:社会心态报告:明确相信勤奋努力会获得回报的青年占4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3-05-26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然而近期一份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民众相信奋斗有意义,但青年人的奋斗信念弱于中老年人。青年强则国强,坚定青年人的奋斗信念、增强青年人的奋斗动力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在京联合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2)》。报告中一份对6168名居民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部分民众(57.81%)相信勤奋努力会得到回报、获得成功,40.19%的民众持中立态度,只有1.99%的民众不相信奋斗的意义。

  按照出生年代划分,“60后”及以前和“70后”的人奋斗信念最强,其奋斗信念强的高分组分别占62.96%和61.32%,奋斗信念弱的低分组只占1.33%和1.65%。“80后”中,奋斗信念强的高分组占58.87%,低分组占1.97%。“90后”及以后的青年中,明确相信勤奋努力会获得回报的人占47.32%,中分组占49.58%,低分组占3.11%。

  不过,在“90后”及以后的青年群体中,受教育程度是大学本科以上的,奋斗信念最强。这一结果从侧面反映出“90后”及以后的青年,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和收入的关联更为紧密,奋斗信念的形成也就与受教育程度更为紧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文珺认为,对于社会流动状况的感知、对于社会公平状况的感知和对于自身生命意义的感知,都会显著影响奋斗信念。

  社会流动感知方面,阶层固化感知会打击奋斗信念,但向上流动机会感知可以大幅增强奋斗信念。未来可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促进社会向上流动,从而加强人们奋斗的动力。

  社会公平感知方面,提升人们在教育、就业、医疗、司法等多方面的公平感知,可以增强人们的奋斗信念和发展信心,这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生命意义感知能带给人们长远的目标指向、动力和价值,也能大幅提升人们的奋斗信念和发展信心。可加强生命意义教育,让人们对自身的存在价值有所认识,确立目标和追求,从而坚定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