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皮书作者
-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7月29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江西蓝皮书: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江西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围绕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打赢铅山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歼灭战,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打下坚实基础。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全面、客观回顾了2021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对2022年加快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展开研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精准预判江西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思路,既对省市层面的决策者有所裨益,也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对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实施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一号改革工程”
2022年江西要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全面实施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一号改革工程”,建设完善全省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加快在全省创建一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先行区,唱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行政审批与清单相衔接的准入机制,积极对接rcep规则,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建设。聚焦市场主体在经济循环全周期中的痛点堵点,加强产权保护着力支持,构建完善涉企营商环境问题快速处置机制,培育市场主体、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加快建设完善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实施简政放权,建设“赣服通”5.0版,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机制。加快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模式建设,推进全省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推进“用地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改革、“江西省人力资源地图”等项目建设。
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与江西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是加快出台促进江西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健全相关制度标准,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二是加强监管,实施全领域全过程监管,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重点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加强安全管理,有效保障数据隐私以及数据的安全性。
四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江西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鼓励数字经济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本地金融机构根据数字经济产品与服务的特点与特色,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同时,强化对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平台或重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
筑牢筑强先进制造业骨架
牢牢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提质赋能增效,筑牢发展根基,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重塑“江西制造”辉煌。
措施及建议1:聚力强基筑牢江西制造“底盘”。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工业基础软件等“工业五基”,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措施及建议2:以创新驱动提升江西制造“能级”。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不断提高我省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和能级。
措施及建议3:集群集约挺起江西制造“脊梁”。立足我省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根植性。
措施及建议4:培育帮扶壮大江西制造“实体”。企业实体是“江西制造”最主要的家底,要千方百计培育、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培育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兼并重组。激励龙头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培育5家千亿级、50家以上百亿级企业(集团)。二是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以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到2025年,力争每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500家以上、专业化“小巨人”5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以上,每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孵化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三是推动一批企业“升规入统”。建立健全全省“小升规”企业储备库,持续加大对“小升规”入库企业的金融支持和税费优惠力度。积极扶持初创期和成长性企业,加快培育省级成长梯队企业,促进微型企业上数量、小型企业上规模、中型企业上层次,推动我省中小企业从规下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到2025年,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家以上,全省中小企业数达到20000家。截至2020年底,全省千吨以上深水泊位188个,集装箱码头泊位11个;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28.9万标箱。
江西探索构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常治机制
江西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促进“十年禁渔”长效常治,重在监管、难在长效、根在就业。
严控严管确保“管得住”。建立完善禁渔常态长效法治机制,健全跨区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深化全覆盖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跨区域、跨水域联合执法的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实施“封江控湖”数字化、智能化。
推进渔民安澜安居“稳得住”。建立健全转产转业帮扶和退捕渔民生产生活跟踪监测长效机制,帮扶退捕渔民迈过转型期和过渡期,借鉴并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推动建设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转产转业渔民安居小区”示范区。
促进产业振兴渔民“能致富”。加强对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动态跟踪督导,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引导退捕渔民创业就业,推动就业帮扶“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赣鄱韵味的“中国最美渔村”。推动在鄱阳湖流域建立长江大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交易试点,实现生态修复与当地发展、百姓增收的统一。
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可持续”。通过“护水、护鱼”、候鸟、湿地保护与旅游结合就业增收,全流域协同联动,将“输血”与“造血”结合,做强渔业文化、江豚文化,倡导形成人人关爱保护长江生态的氛围,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和谐的大美长江家园。
坚持就业优先,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江西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之一
1. 多管齐下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针对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妥善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支持体系,全面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提升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构建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2. 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城镇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中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是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探索创新、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二是提高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企业持股分红、农村土地增值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发挥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政策救助补助。通过做大蛋糕,加大收入分配力度,力争到2035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占人均gdp的比重由目前的46%左右提高到50%以上。